點燃少數民族宣教之火 從北京奧運看福音全球化

中國幅員廣闊,人口多達十三億,涵蓋不同民族;身處全球化洪流下的宣教士,應具備何種素質和裝備,才能因應不同文化族群的需要,靈活地向他們傳揚福音?

文/江冠明

源於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現代媒體的包裝之下,成為各國體育佼佼者展演的舞臺,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隨著全球化的到來,舉凡經濟、政治、科技、運動等都將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朝著全球化邁進。這個大趨勢正預告「福音全球化」的到來。從今年北京奧運傳遞聖火、萬眾矚目的場景,深盼基督徒福音宣教的聖火也繼續熊熊點燃!其實早在1921年,神已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的異象及使命交給了篳路藍縷的宣教前輩。當時山東「耶穌家庭」的張谷泉、趙西門兩位弟兄受主感動,派人前往邊疆地區向少數民族傳福音。他們組成了「西北靈工團」,以耶路撒冷為目標,沿絲綢之路出發,隨走隨傳,直到新疆。最後雖因政局動盪而受阻,但宣教的異象與使命至今仍未落幕。

使命與呼召

在全球化的衝擊下,中國不僅經濟起飛,教會也日漸興旺、成熟。為了栽培新興領袖,中國教會已逐漸重視並展開全方位的福音事工;不僅在各行各業領人歸主,也開始參與少數民族與跨文化宣教!這是全球化帶動中國教會宣教的契機,如今少數民族與跨文化宣教的異象及使命已在國內燃起一把普世宣教的火炬,種種響應也激發更多國內信徒以殉道的心志投入宣教行列!對中國不同文化族群傳福音,宣教士應做好哪些裝備?在參與少數民族與跨文化宣教的聖工上,又有哪些方面需要謙卑學習?以下是筆者的七點淺見:

一、基本認識

一般而言,少數民族共有五十五個族群。但根據宣教學專家研究,國內少數民族更可細分為五百個族群,一億多人口,語言、服裝及風俗習慣皆相異其趣。有的散居神州大地,有的住在國境邊界,有的甚至酷似鄰國的文化、語言與宗教背景,所謂「福音若要出中國,一定要經過少數民族」,此話正說明了少數民族宣教是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的必經之路。

大部分少數民族群聚山林,過著原始又艱難的生活;少數民族喜歡抽菸喝酒,由於無法戒除惡習,生活空虛又無奈。出於懼怕和無知,少數民族大都崇拜多神與泛神論,宗教領袖備受尊崇。若有人信主耶穌,往往會觸犯當地民情,受到族人的歧視和排擠,甚至被逐出家門,攔阻了很多人不敢接受福音。

二、專門差會

過去,不少牧者及神學院提供神學及聖經訓練給中國教會,獨獨缺少「少數民族與跨文化宣教訓練」。如何跨越文化藩籬,使基督的福音傳入?這是我們向少數民族宣教的挑戰之一。為了讓福音在少數民族落地生根,更需要全盤的宣教策略與強大的後勤支援,若有專門的宣教機構提供宣教策略與專業訓練,將會對少數民族宣教帶來極大的收割與果效。

三、文化差異

關心少數民族可先從認識到認同,從觀察到關心,從禱告到行動。千萬不能輕忽冒犯或高傲論斷,否則將會被誤認為文化侵略,反而加深少數民族對於基督教已有的反感與敵意。宣教使命是出於對神的愛,單憑著滿腔熱血盲目宣教,容易導致悲劇,事倍功半。因此我們應當如保羅所鼓勵的,「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參哥林多前書九章22~23節)

四、必要裝備

如何了解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價值觀、生活觀,特別是他們的傳統信仰及文化對群體的強大約束力,以及排斥外來文化的傾向,福音使者務必精挑細選,且須受過必要的裝備,不求短期速效,只求長遠深耕!要到少數民族宣教的使者,至少要進修過以下課程:基要真理、宣教學、護教學、少數民族文化、基本醫療與急難救助等。

五、受苦心志

在少數民族地區宣教常常會碰到「四不通」:路不通、水不通、電不通及語言不通。宣教士必須放下自我,抱定受苦的心志,常存信心和忍耐。加上政府對宗教的政策限制,在少數民族中宣教更具有高難度與危險性,在重重艱難下,宣教士更要堅定信心,以禱告尋求神的帶領,若沒有為神受苦的心志,恐怕無法堅持下去。

六、良好品格

作為神的僕人,除了屬靈生命成長與禱告的操練之外,宣教士更須具備良好的生命品格來服事,只有這樣才配作主的見證。面對跨文化宣教這麼大的挑戰,更要經得起嚴格的靈命操練。另外,服事神的人應該擁有寬大博愛的胸懷。切記,我們出去傳福音,建立教會,是為拓展神的國度,而不是擴張自己的勢力。

七、靈活事奉

宣教非倚靠聖靈不可。面對異文化的挑戰與政府的宗教政策,宣教士必須靈巧如蛇,馴良如鴿(參馬太福音十章16節)。華人教會參與跨文化與少數民族宣教仍屬起步階段,但願在這福音接力賽中,華人教會能順利接起這一棒,靈活地將福音向少數民族傳開。

欣逢2008年北京奧運盛事,切盼福音的接力賽正如奧運聖火的傳遞,以「生命傳生命,一人傳一人」。我們華人教會務要承接這普世宣教的火炬,以神的託付為己任,同心合意完成主的大使命。且讓我們將福音傳遍地極稱為「全球化的宣教馬拉松」,讓我們每個人緊握著福音的聖火,邁步向前,傳遞、點燃、接棒,下一個人繼續向前跑,傳遞、點燃、接棒⋯⋯直到福音傳給萬族萬民。